2007年6月22日星期五

今天才发现,现在在gmail里面可以直接调用spreadsheets打开附件中的word和excel文档.嗯,把google文件的功能整合到gmail里面了.不错,不错.等我把自己MAC机器上的office删了再说

2007年6月19日星期二

邮箱可作硬盘!GMail Drive更新

今天看到了这个DD


  Google的GMail与其他邮箱有什么过人之处?GMail的优点有好多,其中之一就是为GMail邮箱开发的软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GMail Drive shell extension。这是一个可以把邮箱虚拟成硬盘的好软件。

  这绝对是一款会让Gmail用户100%惊奇和惊喜的软件.这款只有100多k的软件会在你的硬盘上生成一个虚拟硬盘分区GMail Drive,文件系统的格式为GMailFS.这样你的硬盘上就多出了1个G的空间了.你可以在GMail Drive上进行任意的复制、粘贴、删除、创建新的文件夹,甚至拖曳操作,而所有的文件都是存储在Gmail的服务器上.这样你就可以充分利用Gmail 的 1G 空间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有一个 Gmail 的帐户!

立刻下载了一个试用,似乎在WINDOWS XP下看不到文件列表,登录到gmail上倒是能看到相应的邮件
可惜没有MAC版.不然,多少可以替代.MAC的服务了.

期待MAC版

2007年6月9日星期六

Nokia Media Transfer for Mac

看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根據 Mac.sis指出,nokia剛發佈一款測試版多媒體傳輸套件給蘋果使用者。

Nokia Media Transfer for Mac 是給 N series 使用,这里是网址
http://europe.nokia.com/A4423135
还有一篇reviewhttp://europe.nokia.com/A4423135
太好了,支持我的N73,下载使用,还不太会搞。

2007年6月2日星期六

让Dashboard里的Widget浮于桌面的方法

进入Dashboard,点按左下角的+显示Widget栏,

拖动一个Widget至桌面不放,再按F12(根据个人键盘设定,可能是fn+F12)键后松开鼠标!

如果要取消在桌面显示,再按一次F12(或fn+F12)。

X Lossless Decoder

X Lossless Decoder -- 将APE及FLAC转换成mp3,aiff,wav,alac等的好工具

XLD -- X Lossless Decoder

专门用于转换无损音乐格式的工具,可读取cue文件信息,兼具播放功能
XLD 支持以下音乐格式转换:

FLAC (.flac)
Monkey's Audio (.ape)
Wavpack (.wv)
TTA (.tta)
Apple Lossless (.m4a) [10.4 only]
AIFF, WAV, etc

功能强,支持格式多,可以自动添加音乐信息到tag中。

可以非常方便的把 ape, flac 或 Apple Lossless 等无损格式无失真的直接转换成 Apple Lossless 或者 aiff, wav, mp3, aac... 直接在iTunes中管理和播放了

现在最新的 Toast 8 也可以播放和转换flac等无损音乐文件了,哪个好用就自己去试试了

dictman


dictman 是一个词典机器人,也可以说他是一部网络词典,只不过是基于即时通讯协议(聊天协议)。因此你只要加他为的好友,就可以在线查询单词了。这给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安装词典软件的用户又一个选择。

dictman目前支持gtalk和MSN两种协议了,用gtalk的朋友可以加dictman@gmail.com,用MSN的朋友请加dictman@hotmail.com,一个是gmail,另一个是hotmail,别弄混了。

目前它支持英汉汉英的双向查询。使用说明如下:

简明查询 :输入英文或中文单词,例如“doodle”,他会返回对应的中文翻译;输入“傻子”,他会返回“傻子”对应的英文单词。
详细查询 :输入英文或中文单词,后加” -d”(空格-d),会返回对应的中/英翻译。例如”make -d”会返回make的详细解释,这也许不是你想要的,因为详细解释一般很长。
模糊查询 :当你不知道单词的某些字母时,可以使用模糊查询来寻找对应的单词,用“*”匹配任意个(0个或多个)字符,用“?”匹配一个字符,例如“ki*ss”的返回结果中就包括”kiss”和”kick-ass”等等。模糊查询可以和详细查询配合使用。
单词纠正 :如果你输入的单词有错误,并且不是太离谱,dictman会给你相似词的建议(受google的搜索建议启发)。
使用帮助 :如果你忘了使用方法,可以输入”#help”查看使用帮助。
意见建议 :我喜欢与别人交流,如果你有好的想法,请输入”#feedback 建议的内容” dictman将会将反馈的内容发给我。我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你回复。
就如同加一个普通好友一样,只要通过聊天软件(gaim, gtalk, MSN messenger等),加dictman@gmail.com或者dictman@hotmail.com为好友即可,如果dictman在线的话,你的请求会立即通过。

目前dictman接受所有人的请求,同时也希望你将他介绍给其他好友。如果有技术或者其他的问题需要讨论,请给我发信,千万别客气。

目前dictman还有一个小问题,音标的显示是乱码,这是因为gtalk目前还不支持“有钱的文本格式(Rich Text Format,哈哈)”,如果你跟我一样期待这功能,去这里投一票吧,目前这种有钱的格式排第一位,我想gtalk应该很快就支持了。到时候音标显示功能就呼之欲出了。

MSN的音标问题暂时无法解决,因为MSN不支持html格式的消息,而且从他的协议来看,最近也不会支持,我再想想其他办法,如果各位有好的想法,欢迎分享。

音标显示乱码的问题在我的电脑上不存在,因为我的Adium应该是支持富文本格式(Rich Text Format)的,如上图。
Anyway,dictman是大家在电脑上查词工具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建议大家都试试~

发表者 挑拨黎剑 位置在: 5/08/2007 02:19:00 下午

Gmail邮箱在apple mail上的设置方法

配置电子邮件客户端:Apple Mail
  
  在 Gmail 帐户 中启用 POP.
  打开 Apple Mail。
  单击"Mail",并选择"预置..."
  打开"帐户"标签,然后单击底部的加号 (+) 以添加新的帐户。
  在"收件服务器:"字段中输入"pop.gmail.com"。
  在"用户名称:"字段中输入您的 Gmail 用户名(包括"@gmail.com")。
  在"密码:"字段中输入您的 Gmail 密码。
  从标为"发件服务器"的弹出式窗口中选择"添加服务器...",然后在"发件服务器:"字段中输入"smtp.gmail.com"。
  在"服务器端口:"字段中输入"587"。
  选中"使用加密套接字协议层 (SSL)"旁边的复选框。
  选择"鉴定:"旁边的"密码",并输入您的 Gmail 用户名(包括"@gmail.com")和 Gmail 密码。
  单击"好"。
  单击"高级"并选中"使用 SSL"旁边的复选框(端口更改为"995")。
  * 您在 Gmail 中启用 POP 之后单击"保存更改"了吗?为确保 Gmail 可以与您的电子邮件客户端通信,请务必在 Gmail"邮件设置"网页上单击"保存更改"。
  
  --------------
  转自umac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注册免费的1G网络硬盘BOX.NET


憶 JAN GARBAREK 經典二十碟

文:姚大鈞

2-15-2002


方法說明:

一:最好的藝術愛得,但說不得、寫不得。不過最好的藝術品有時會被野史甚至所謂正史蒙蔽,這種時候也只有冒著添足著糞之譏為它說幾句公道話。

二:嚴格避諱冰冷、北國、冰山、空間、神性、密教之類空洞甚至偽善的詞彙(並不那麼難作到),但保留最高、顛峰、高潮、眼淚等生理字眼之使用權。

三:雖然數位化的光碟盡在眼前,他的初刻版「西德」黑膠片也全在架上,甚至作者自己盜錄的現場 bootleg 也在磁帶盤上,然而,空氣已經走味,感覺已經不在,一切全憑回憶。

四:除精選由 ECM 公司出版之二十碟代表作在此強力推薦外,另收早期二碟,雖可能找尋不易,但相當重要,故一併列出。

五:沿用古制,五星評等。固然暴力、粗糙、殘酷,但卻是最實用,也可能是最誠實的。

六:加 ㊣ 字標記者為新手入門必聽必備。

七:此推薦單中作品不論收與不收,作者同樣用心有意。

八:作品依創作時間順序排列。年代均以錄音(而非發行)時間為準。

九:本文原排版網頁址在: www.sinologic.com/newmusic/garbarek/

十:關上門,關掉燈,銷毀這份及其他類似文字檔案。音樂與你之間不該有任何干擾。


1969 ELECTRONIC SONATA FOR SOULS LOVED BY NATURE (GEORGE RUSSELL) - Flying Dutchman/Soul Note ★★★★

恩師 George Russell 的代表作。世界觀的磁帶電子音樂加上爵士即興,典型六十年代的瘋狂卻又認真的實驗精神。不過 George Russell 雖然觀念豁達、樂理通暢,可惜樂感總是缺少那一點點。此作之全球性音樂理念及電子原音現場爵士相疊手法大膽新鮮,然而它對我們這兒的真正重要性,第一在於得以一窺 Garbarek 之師承淵源,第二在於,了解到 Garbarek 是打一開始就沒有半點觀念、美學、或技巧上的任何拘束的。這關鍵全在一「通」字上。一旦一切經脈都打通了,下面的藝術生涯就好辦。


1969 ESOTERIC CIRCLE - Flying Dutchman/Arista/Freedom FCD 41031 ★★★☆

二十二歲。數秒之內就聽得出這絕不是個簡單的男孩。

這是目前仍找得到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最早個人專輯為 1967 年發行的五百張限量版 Til Vigdis)。冒頭第一首 Traneflight 的曲名及喉音嚎出的悲歌就點出欠大師 Coltrane 之深。而與前些年的巨大轉變更看得出 Garbarek 在師父 George Russell 那兒學的只不過是寬闊的樂理方法與技巧,而自己的強烈音樂情感則蓄勢待發。

大夥都氣盛,都在摸索,聽 Jon Christensen 的鼓法,Terje Rypdal 的迷幻尖叫!Garbarek 此時音色略帶羞澀,介乎 Ayler, Coltrane, Sanders, Shepp 等前輩之間,還沒有自己聲音路數,然指法精準與泛音控制之冷靜成熟有如中年大師。聽得出喧鬧背後有沉穩有深情,也似乎就快要有 vision 了。

雖不好誇為陳年醇釀,但六九年氣息確實滿溢,亦為檢視早年筆法塑成之重要史料。說白點,聽此碟有些像窺視別人早年穿喇叭褲的老照片。


1970 AFRIC PEPPERBIRD - ECM 1007 ★★★★ ㊣

一年後,四人繼續四向搜尋探勘,接著辦前一張專輯裡未辦完的事。在 Manfred Eicher 提供的無限自由中,測試著所有器樂可能,此時期正如苦瓜和尚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也。在所謂的自由爵士即興之外,明顯地是在追尋著什麼,一種新嗅感,一種新物種,全球之聲、宇宙之音?反正在積極蘊釀著。年僅二十三的 Garbarek 能在音階之外遊刃而不入美國黑人特別是歐洲白人之俗套(如 beast of kommodo 裡單用 tenor sax 吹嘴吹管奏的前後兩小段),衝出各大前輩恩師之死胡同,今天看來尤其是不可思議的關鍵。

1971 SART - ECM 1015 ★★★☆

僅六個月後,速凍冷靜下來。哭嚎,各種哭法;悲歌,各種悲法。

整張專輯的大方向,是漸漸離開用音符外的音聲造形,而走向純粹音符音階。雖然調性極度延伸,甚至進入非調性境地,然而突顯的是對歌唱性,對神韻,對意境的追求,大勢已明。這個方向的轉變在 Garbarek 身上發生較早,而在團中的 Terje Rypdal 身上則稍晚幾步。

泛音吹奏更加成熟。有了鋼琴家 Bobo Stenson 加入,「淚之泉」 結尾那樣的悲淒才成為可能。鋼琴的加入證實了回頭轉往旋律歌曲的方向,也預告了 Terje Rypdal 的淡出此團。可惜,這兩位本質其實極為契合的師兄弟之後再也沒有共同創出什麼音樂花果。


1972 TRIPTYKON - ECM 1029 ★★★★

這張錄音中 saxophone 回音殘響加得出奇地少,聲音乾澀。而美學也同等枯澀,是件特別晦澀的作品。但在技巧上,在意境上,這一步過程對 Garbarek 極為重要,其重要性主要就在:回到旋律,反覆提煉。

繼續拋掉累贅,去掉和聲樂器,剩下三人,真的靜下來,好好地想自己的 saxophone 藝術。音符,專心音符;不再依靠人多勢眾和音符外的聲響,就練練單音旋律的真本事。而讓大家都嚇到的是,單用音符,他就有那麼多話要說,那麼的饒舌!

從 Russell 那兒學來的 Lydian chromatic concept 只是點出音階調式使用的各種可能性,而 Garbarek 現在要在深度實驗/磨練中確定它的動人可能。結果是,在這般嚴格的自我修鍊下,對各式各樣音階現已完全出入自由,無所滯礙。

Soprano saxophone 首次出現。Soprano sax 本來是件音色極不統一、音高準確度差、人人吹來一個模樣、最難聽,可偏偏卻又人手一隻的爵士樂器,可到了 Garbarek 手中,它完全變成了一件新樂器。固然他用的是音高較準的全彎管,而非人們常見的直管或半彎管 soprano,但這種扁乾走向、簧片感十足的音色(還要在下一張 Red Lanta 中才完全成熟),仍然天下無雙。

在 J.E.V. 和 Triptykon 兩首長曲中,Garbarek 展示了他敘述長篇音符故事而不讓人疲睏之能力。結尾詼諧的婚禮進行曲與第二首挪威柳笛曲也暗示了傳統因子未來將滑順地在 Garbarek 私人的聲音中成長。


1973 RED LANTA (ART LANDE) - ECM 1038 ★★★★★ ㊣

在自己的重要鉅作 Witchi-tai-to 錄音前僅僅七天的一次二重奏邂逅。Garbarek 唯美重情的隱密一面終於不小心露出。Art Lande 是一位不該但卻極被忽視的美國 free spirit 自由心靈。Red Lanta 也不過就是他名字字母的重組(調皮的重組還有後來的 Earl Dant)。

音樂的淒美絕俗,立意清遠,讓人心疼。Art Lande 的作曲及二人的即興都是字字瀝血,無懈可擊。

Garbarek 所用樂器主要在 soprano sax 與長笛間轉換。這兒我們頭一次聽見 Garbarek 完全冶煉成功的個人 soprano sax 專屬音色,同時禁慾而又情慾,古今獨步。然或許正因為長期全力培養 saxophone 的音色,這裡嘴型完全不適應長笛寬扁嘴型的需要,換不過來。不過笛音雖呆板而音樂內容仍屬上上金鋼乘。此碟與另兩張 Rubisa Patrol (ECM 1081及絕版的 ECM 1106) 同為 Art Lande 代表作。

百分百的真心純情,敢接受嗎?


1973 WITCHI-TAI-TO - ECM 1041 ★★★★★ ㊣


二十世紀古典音樂經典。

破當時原創音樂之例,專輯中全是別人的創作歌曲。然而 Jan Garbarek 及 Jan Garbarek 樂團的獨特風格及招牌聲音在此已完全成形。

僅兩天時間錄成的即興演奏中 Garbarek 露出早前錄音中絕少展現的驚人一級旋律感,單此一項就足以立地成佛。而在一切勇猛精進、無所不能之外,還有一份柔情纏綿,脫離了天才男孩的心態,成熟了。

這可不是什麼老歌新奏,應說是借花獻佛。從所收曲目中看得出 Garbarek 等人此刻聽界及關注之廣,而凡樂人若能向外、向內同時廣聽深探必定能有所成。曲目選擇既廣又精,且政治正確,但這些演奏遠遠超過了詮釋二字,皆比各個原曲更上了數層樓。A.I.R. 一上來就威武地宣布了樂團招牌聲音。熱淚滾滾的 Hasta Siempre 裡的 tenor sax 在包括泛音的三個多八度中自由上下遊走,早已不只是革命歌曲。印地安小曲 Witchi-tai-to 遠隔重洋與美洲自由心靈如 Jim Pepper, Oregon 等人建立全球性音樂聯盟。大徹大悟的 Desireless 一曲早已越過 Don Cherry 的原始「無欲」之境,而成為大無畏 fearless 的不動明王;百光遍照,降伏一切鬼魅惑亂。

千萬不可忽視 Palle Danielsson。他這兒強穩智慧靈氣到連男人也要喊性感的地步的低音大提琴份量是無人拿得下來的(缺乏旋律感的 Dave Holland, 指尖軟綿綿的 Charlie Haden,生得逢時的 Jimmy Garrison? No way!)。聽他全程伴奏時選用的每個音符!

此團智慧力實已追過 Coltrane 經典四重奏,樂海傳燈。


1974 BELONGING (KEITH JARRETT) - ECM 1050 ★★★★

公認經典團之經典作,不需多言。這個最高標準時期的 Keith Jarrett 有可能會輕易擇偶嗎?

Blossom 確實像黑夜中暗自綻放的蓮花。而 Keith Jarrett 的作曲仍然是混身的美國味兒。'Long as You're Living Yours 太讓人朗朗上口,誘得連當年最原創的 Steely Dan 也吃上剽竊官司 (Gaucho)。有趣的是,在這首曲子明顯的藍調語境裡,Garbarek 的獨奏卻偏偏拒絕採用人人必然遵守的 default 藍調音階音型,而改用一個他特愛的類中東調式音階硬加於背景之上,但卻不顯唐突,實得恩師 George Russell 理論真傳。而 The Windup 裡 Jarrett 的作曲、Garbarek 的獨奏都是向 Ornette Coleman 的含笑一鞠躬。


1974 SOLSTICE (RALPH TOWNER) - ECM 1060 ★★★★★ ㊣

ECM 出版過的最重要唱片之一。 雖然掛 Ralph Towner 之名,但這是個四人平分秋色的黃金組合。這張唱片,這個團,給人整體的感覺就是緊、緊、緊。緊湊得像是一個永久性的四重奏,像 Oregon 那樣的投緣,那樣的默契。全碟沒有一顆馬虎鬆散的音符。就連 Visitation 那般的潑墨小品裡,Garbarek 拔下 saxophone 吹嘴的音聲仍然是那麼精準鋒利!

Eberhard Weber 的三種提琴更提供了不用電子鍵盤居然可達到的音場深遠度。Garbarek 與 Towner 間奇妙的心印契合令人滴淚,他倆私密的二重奏隨後將在 Dis 專輯中再續。再聽最後那首 Sand 裡 Garbarek 那不可思議的區區幾個音符,僅只數十秒的高潮歡愉,卻足以回味數十年。耳邊聽到庖丁低語:「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這是在當年用金剛鑽唱針去刮處女軟膠片的那個時代我們根本捨不得抽出來聽的音樂。


1975 DANSERE - ECM 1075 ★★★★★ ㊣

只有劣質藝術品才需要經過時間考驗,好藝術品永遠在考驗人群,考驗時代。

Dansere 是 Garbarek 一生中最關鍵的一件作品。Garbarek 私人美學在此首次完全顯現。突然蛻去什麼探戈、爵士、民族、Coltrane、Ayler、Russell 等一切外衣,只剩下最精純的 Jan Garbarek,最直接的音聲哀樂。一根直直向上衝的花莖,終於在此內爆開了第一朵花。幽玄。

不假他力,自力成佛,這是當時最前衛、最另類的美學。Dansere 如此嶄新原創的一塊天地,是 Manfred Eicher 在他顛峰時期的功勞,也是 Garbarek 考驗聽者的一份試題。卷子一發下來,大半英美爵士樂評人都傻了,因為他們無法接受不合前人公式俗套的純音樂,他們只聽「樂派」、「樂種」、「人名」,而不知如何面對藝術。秀才遇到兵。

雖然只是繼 Witchi-tai-to 之後 Garbarek-Stenson-Danielsson-Chrsitensen 原班人馬合作的第二張專輯,但他們聽來像是結婚多年。各人也都處於創作顛峰期。

主題曲 Dansere 從頭到尾只談一個「韻」。第二首 Svevende 一開始的貝斯和鋼琴的串音像灑滿一地的寶石。第三首 Bris 剛剛奏完無比的悲痛,數秒之內又帶你上一個激情頂峰。第四首的 tenor sax 跟 double bass 超高泛音的每一句齊聲尖叫後,我們聽到的是虛谷餘韻的 Lexicon 回音器殘響。最後第五、第六首是毫不留情的枯寂,你受得了受不了?


1976 DIS - ECM 1093 ★★★★★ ㊣

Garbarek 最內心的作品之一。但這可不是什麼北歐的冰冷,別信那一套,這是讓你背脊發麻的力道。

特製的 Aeolian harp 風鳴琴罕見地用在嚴肅音樂裡,在不用電子樂器的環境中提供了無垠的意境背景,妙不可言。與 Ralph Towner 二重奏的珠聯璧合,是 Solstice 樂隊時期未了因緣的延續。銅管六重奏,古典吉他,雖然搭配無縫,但都不是重點。

藝術成功的要訣是:捨去什麼。丟掉的絕不只是鼓和貝斯之類的浮燥,更是音樂中一切不必要因素。如此高度提煉後,剩下的是純度最高的自我。


1977 MY SONG (KEITH JARRETT) - ECM 1115 ★★★★★ ㊣

對這張聯合國評鑒二十世紀世界文化遺產級的經典,咱們都動過真感情,應該不必多說了。不過在此可以注意, Garbarek 在這個專輯裡並不只是一個 sideman、一個團員的角色,因為若沒有 Jan Garbarek ,這張作品不可能產生。你能想像 Dewey Redman 擔任這個角色嗎?不。Jan Garbarek 無可妥協的最高標準帶出了 Keith Jarrett 鑽石世界的另外一面。跟三年前的 Belonging 專輯不同,這兒的曲子可聽出像是專門為 Jan Garbarek 寫的,而不只是為「薩克斯風」寫的。

Dear Manfred, how about "The Complete MY SONG Sessions" ?


1977 PLACES - ECM 1118 ★★★★★ ㊣

Places: Reflections; Entering; Going Places; Passing



過 只 不   涉 入 映   聽 不 噓   增 半 不 不 露 回 片 四   超 低 十 七 無 陰
境 是     境 境 境     說     四 音 見 聞 齒 首 段 面   低 氣 二 七 雨 冬
‧                 話     模 糾 顏 低 一 卻 柔 孤   氣 壓 月 年    
‧                       進 纏 色 音 笑 見 情 寂   壓          
‧                                                    
                                                     
                                                     

1978 PHOTO WITH... - ECM 1135 ★★★★

天色乍晴。好一個難得的艷陽天。有 John Taylor, Bill Connors, Eberhard Weber 的特別組合怎能不給人這種陽光感?甚至正氣凜然。

對著這張封面照片所作的標題音樂:藍天、白雲、小窗、紅頂、電線、照片。藍天一首罕有的大調感洋溢。白雲一曲溫心煽情得根本像是 Garbarek 的情歌。火紅屋頂讓他聯想到西班牙,倒也自然貼切。

惜墨如金的 Bill Connnors 電吉他吟揉得直麻人心(特別第一首的獨奏段)。和聲裡帶著英式人情世故的 John Taylor 總是給人紳士正派感。整體專輯已是流暢自在、熟透了的 Garbarek,怎麼看也不像年僅三十的作品。


1979 NUDE ANTS (KEITH JARRETT) - ECM 1171/72 ★★★★★

這麼多年來, Garbarek 在 ECM 僅有兩張現場演出錄音出版,即一九七九年與 Keith Jarrett 團在東京及紐約的兩場。在東京的 Personal Mountains,由於日本觀眾的冷靜及大型音樂廳的拘束,再加上麥克風遠距收音,結果僵冷平凡。Personal Mountains 母帶後來壓箱十年,能說沒有原因嗎?

然而演出空間座標在爵士樂的核心之核心 (Village Vanguard) ,時間座標在七十年代最後倒數僅餘數月的這套紐約現場 Nude Ants,則理所當然的火爆,有小空間近距麥克風的親切,連 Garbarek 都露出前所未有的野性與放蕩。


1979 AFTENLAND - ECM 1169 ★★★★★ ㊣

Aftenland:「夜地」。一九七九年最後一個月的一個大雪天,在瑞典一個教堂裡與挪威管風琴家 Kjell Johnson 的管風琴二重奏。

此乃畢生所見過最幽暗的音樂。朝聞夕死。真的不敢多聽。甚至不敢多談。

Garbarek 個人藝術最高峰代表傑作。微音滑音雕琢手法已入三昧(特別那首 Iskirken 冰教堂)。一生修鍊已成正果,mannerist 變體進程也告完成,就此退出樂壇亦無所遺憾。

Kjell Johnson 的管風琴即興樂思豐沛,技巧高超,音色變化驚人。聽了真正管風琴專家的即興就知道 Keith Jarrett 的管風琴即興 (Hymns/Spheres) 問題在哪兒。

這是心靈音樂,心裡音樂。最好用小豆耳機聽,最好將聲音直接插導管輸到心裡,根本繞過外界的空氣震盪。


1981 PATH, PRINTS - ECM 1223 ★★★★

都八一年了,還奢望激情?不過這兒倒也不是平淡,而是嚴重的寧靜和整體的詳和。無意突破,不想攀高,只是恣意徜徉玩耍音樂。

此處的關鍵是 Bill Frisell。Frisell 是極少數生性含蓄的電吉他手。這裡 Frisell 與 Garbarek 往往兩器同聲,二人一體,同強同弱,同呼同吸。感覺上吉他與薩克斯是同一件複音的樂器。妙甚。

更妙的是,自己平時痛恨將音樂意象化,但在聽第五首的時候,腦中忽現他倆如雙魚浮沉戲水的景象。我想起 Garbarek 是雙魚座,此刻我賭 Frisell 必定也是,立馬去查了 Frisell 生辰。你猜呢?

後來發現第五首也就叫作 the move。

聽第六首 Arc ,在屋裡聽可能覺得不醒耳,但走向大自然就要看見大海的霎那,這串模進的音型就會從心底浮出,真的。

此碟封面是設計家 Barbara Wojirsch 小姐當年一大敗筆,但在今天小盒 CD 時代倒也好辦,把封面翻過來,裡朝外擺就行了。


1984 SONG FOR EVERYONE (L. SHANKAR) - ECM 1286 ★★★★

本來一向避諱「融合」二字,但在這裡不能逃避。本來,真正原創的音樂絕大多數是融合的!(爵士樂本身就是一個超級混血形式。)反而許多打著「融合音樂」招牌的音樂往往是最不原創的劣質品(比如曾見最近出版的一張法國探戈電舞,自稱巴黎最後的探戈,噁…)。

即使潛心傾聽 Garbarek 已近三十年,咱也絕不會昧著判斷良心去捧他的所有出版。要說的,就是比如他九0年與 Fateh Ali Khan 合作的 Ragas and Sagas。除非聽者是廣告企劃、音樂文字打手、或是從來沒聽過印度巴基斯坦古典音樂的新手,不然不可能為那張空無一物、慘不忍聽的專輯叫好。同樣遷強附會、機械無感的作品還有他與 Anouar Brahem 合作的 Madar 等。

爵士樂的多人重奏型式,本來就全都是內建的「融合」音樂!當 John Coltrane 遇見 Elvin Jones,當 Keith Jarrett 遇見 Jan Garbarek,那本身就是多大的融合!而融合音樂/音樂融合的成功與否要看樂人之間有無感覺(別談火花了)、有無相互了解的意願、語言本身有無交流的客觀條件。

音樂融合不是異國戀情,不是盲目約會。更不是兩家大公司的併購。

L. Shankar 的這張專輯固然絕不是什麼 Shakti 級的神奇驚人之作,但,仔細去聽 Shankar, Jan, Zakir, Trilok 這四個朋友之間如何張大耳朵相互傾聽、彼此交談。此中有真意,有真趣。


1984 IT'S OK TO LISTEN TO THE GRAY VOICE - ECM 1294 ★★★★

最後一張類比錄音,是否也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終結。這其實是 Garbarek 最瘋的團組之一,David Torn 當然是主角,雖然他千變萬化的扭曲抽象電吉他在此似乎並未能盡興發揮/揮發。兩人同樣徹底 manneristic 的微音運用及音色調制,可真是天生一對。

突出的有兩首,當然有第一首的慢步餘韻,那主旋律當時幾乎籠罩了整個八0年代 Garbarek 給人的印象。再聽標題曲 it's OK to listen to the gray voice,和弦一個個、一步步把你推向不明的前境……

David Torn 其實對 Garbarek 的音場有極大的拓寬作用,可惜這個組合僅此一碟錄音,而且因為是類比錄音類比黑膠壓片,成品長度限制在四十來分鐘。不過 Garbarek 與 Torn 的合作期其實並不短暫,曾見此團 1986 年現場。今天拿出 bootleg 磁帶來聽,仍然電擊迷幻!

何時 ECM 才能開放當年錄音室內及現場錄音檔案庫?或許比不斷出版當前的新錄音更有音樂意義。Dear Manfred, 難道要讓那些作品成為 posthumous 發行?


1986 ALL THOSE BORN WITH WINGS - ECM 1324 ★★☆

沒人會說一首交響曲、一部小說、一首詩非得要好幾個人在一起共同創作。那為什麼爵士樂卻陷入共同創作的不冷靜模式裡老跳不出來?是器樂分部傳統的延續,還是只為了圖個人多熱鬧?音樂,像其他藝術一樣,本來就是一個人的事,本來就是最私密的事。很多創作現場,最多除了錄音師外,根本不該有別人。這是 Garbarek 第一次一個人作音樂,當然是因為有了採樣器,可以用之演奏吉他提琴打擊樂等音色。然而出人意料的,這張專輯結果相當靦腆。

採樣器是世上普及得最快也是衰老得最快的一種樂器。此時還是採樣器的發展初期。樂器的缺陷,演奏的缺陷都可原諒,但專輯的不完全成功除了作曲(特別是結構及收尾)的草率之外,可能也因為 Garbarek 不習慣自己一人獨處。記得他曾說過他從不聽自己的唱片,因為太自己了,不敢聽。若比起其他深沉樂人如 Stephan Micus, Terje Rypdal, Keith Jarrett, Anthony Braxton, Bill Connors, Ralph Towner,等等, Garbarek 如此之晚才作此嘗試,且特別不自在,實令人不解。而他稍能較自如地用多軌錄音及採樣器作音樂是在八八年為 Agnes Buen Garnas 作的 Rosensfole、九五年的 Visible World、及九八年的 Rites 幾張專輯裡。不論如何,這張作品呈現了一個很特別的難題。


1990 I TOOK UP THE RUNES - ECM 1419 ★★★★

可以說是他最後一張重要專輯。鼓手 Manu Katche 的加入很關鍵,注入了非爵士傳統的新力度,是之前害羞內向的 Jon Christensen 沒法提供的,也是後來孱弱不堪的 Marilyn Mazur 永遠無法替補的。然而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外加的民族音樂樂人及其他佐料,而獨獨是那真正從心底唱出來的真材實料 Molde canticle 組曲。


1995 VISIBLE WORLD- ECM 1585 ★★★★☆

不懂 Jan Garbarek 的人以為這是輕音樂,懂的人知道這裡頭藏有一級重音樂。

不同目的和場合的作品結集,自然有些雜亂。已聽噎了的矮人族金曲與俗硬的 Mari Boine 二曲皆添足之作。這麼吧,當它作單曲唱片聽,或自己轉燒成三吋小碟!光聽那第四首 the healing smoke 和第十二首 the quest,是他晚近最深沉、最有力、最能總括畢生追求的作品!全力既傾,更復何求?


推薦單:

1969 ELECTRONIC SONATA FOR SOULS LOVED BY NATURE (GEORGE RUSSELL) - Flying Dutchman/Soul Note ★★★★

1969 ESOTERIC CIRCLE - Flying Dutchman/Arista/Freedom FCD 41031 ★★★☆

1970 AFRIC PEPPERBIRD - ECM 1007 ★★★★ ㊣

1971 SART - ECM 1015 ★★★☆

1972 TRIPTYKON - ECM 1029 ★★★★

1973 RED LANTA (ART LANDE) - ECM 1038 ★★★★★ ㊣

1973 WITCHI-TAI-TO - ECM 1041 ★★★★★ ㊣

1974 BELONGING (KEITH JARRETT) - ECM 1050 ★★★★

1974 SOLSTICE (RALPH TOWNER) - ECM 1060 ★★★★★ ㊣

1975 DANSERE - ECM 1075 ★★★★★ ㊣

1976 DIS - ECM 1093 ★★★★★ ㊣

1977 MY SONG (KEITH JARRETT) - ECM 1115 ★★★★★ ㊣

1977 PLACES - ECM 1118 ★★★★★ ㊣

1978 PHOTO WITH... - ECM 1135 ★★★★

1979 NUDE ANTS (KEITH JARRETT) - ECM 1171/72 ★★★★★

1979 AFTENLAND - ECM 1169 ★★★★★ ㊣

1981 PATH, PRINTS - ECM 1223 ★★★★

1984 SONG FOR EVERYONE (L. SHANKAR) - ECM 1286 ★★★★

1984 IT'S OK TO LISTEN TO THE GRAY VOICE - ECM 1294 ★★★★

1986 ALL THOSE BORN WITH WINGS - ECM 1324 ★★☆

1990 I TOOK UP THE RUNES - ECM 1419 ★★★★

1995 VISIBLE WORLD - ECM 1585 ★★★★☆


潛味音樂網

PicasaWebAlbum for Mac 试用

dmg加载后有两个东东,一个是单独的照片上传工具,一个是iPhoto的插件。
相信绝大多数的Mac用户都是用iPhoto管理照片的,所以我就只说说那个插件吧。
直接点击安装,很小,才几百K。
安装成功后打开iPhoto,选择要上传的照片或者相册,点击“文件”-“输出...”。
英文的Mac OS X里就是File-Export...
随后跳出的窗口里第三项就是Picasa Web。
Sign in先。

之后有新建相册和上传到已有相册的选项,超easy。
Title和Description还有Public等的都和网页里的一样。
也有相册已用容量的提示。
上传照片的大小只有三种选择:
Better Quality--大约90%的尺寸,70%的大小
Faster Upload--大约60%的尺寸,30%的大小(照片质量牺牲颇大..)
Actual Size--100%的尺寸,100%的大小
选择一种,最后输出就OK。
全部上传完成后还有会令人意外的提示音..

总得来说,非常不错。
我可以同时享受到iPhoto的完美和Picasa Web Album的简洁高效。

见鬼,刚玩blog,不会引用,直接从http://llijian.blogspot.com/2006/08/picasawebalbum-for-mac.html来的

二十世紀一百張音樂非/經典

潛味音樂網推薦
二十世紀一百張音樂非/經典
項胡魯

近三五年來在報上雜誌上常見到人們動輒推薦本年度十大、一百大唱片,總感到萬般不可思議。因為自己回想回想,新近煙雲過耳的眾多唱片中,怎就一張也推舉不出。

然而若要回顧整個二十世紀,不能不推薦的傑作就太多太多。本來,唱片要推薦的話,就應該是強得不能再強,像是一拳打過來血水橫飛地具有那種超強的原創魔力;應該是披頭四的我要牽妳的手,保羅賽門的惡水上的大橋那一級的曠世金曲。如今百年關口漸近,不免例舉千萬金唱片中之一小部份或為今人所疏忽者,以供同好參考參考。或是手中數著唸珠,唸出這些法號……或是大伙兒在網上一起瞬間在腦中點唱機裡萬曲同響……或以兩百倍速度逐一快轉地播放,「…霎那間往事湧在我心上…」(「最後一槍」)般地,回味回味……

(一九九九一二)
Debussy (Michelangeli 版)
Stravinsky - Les Noces (限 Leonard Bernstein 指揮版 DGG)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 7 (Maurizio Pollini)
Schoenberg - Verkla:rte Nacht (限 Karajan 指揮弦樂團版 DGG)
Schoenberg - String Quartet No. 2 (New Vienna Quartet; or LaSalle Quartet)
Webern - Complete Works or any work...
Krzysztof Penderecki - 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John Cage - Diary (Wergo) or Indeterminacy
Luciano Berio - Sequenzas
Iannis Xenakis - Akrata; Pithoprakta
Iannis Xenakis - Concret PH; Bohor... (in Electronic Music)
Karlheinz Stockhausen - Gesang der ju:nlinge
Karlheinz Stockhausen - Mikrophonie I
Karlheinz Stockhausen - Hymnen
Pierre Schaeffer - L'oeuvre musicale
Luc Ferrari - Presque rien
Steve Reich - Come Out (or Music for 18 Musicians,限ECM版)
Terry Riley - A Rainbow in Curved Air
Philip Glass - Music in 12 Parts, or Koyaanisqatsi (with film)
Heinz Holliger -Der Magische Ta:nzer; Sieben Gesang (DGG)
Toru Takemitsu - Quatrain; A Flock Descends into the Pentagonal Garden (DGG 小澤版)
Jean-Claude Eloy - Gaku-no-michi
Eliane Radigue - Trilogie de la Mort
John Oswald - Plunderphonics
Carl Stone - Mom's
Michel Redolfi - Detours
Christian Zanesi - Arkheion
Claire Laronde - lumiere de l'instant
Somei Satoh 佐藤聰明 - Mantra
Jean-Claude Rissett - Invisible
VA - Swarm of Drones (anthology, Asphodel)
Charlie Parker (any record)
Ornette Coleman - (any early record)
John Coltrane - Afro Blue Impressions
Miles Davis - Bitches Brew
Miles Davis - Live/Evil
Jan Garbarek - Witchi-tai-to (or Dis or Aftenland)
Keith Jarrett - Koln Concert
Keith Jarrett - My Song (or Shades)
Kenny Wheeler - Gnu High
Santana - Welcome
Santana - Festival (or Borboletta)
Herbie Hancock - Thrust (or Head Hunters)
Stomu Yamashta - Iroha 火 (or Sea & Sky)
Art Ensemble of Chicago - Nice Guys
Circle - Paris Concert (Braxton, Corea, Holland, Altschul; ECM)
Terje Rypdal - Chaser (or Blue)
Return To Forever (Chick Corea) - Light as a Feather
Weather Report - Mysterious Traveler
Simon & Garfunkel -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Chicago - Chicago VII
Carpenters - Singles (or Jim Croce or Elton John or Gladys Knight or...)
Jethro Tull - A Passion Play (or Minstrel in the Gallery)
Steely Dan - Katy Lied (or Royal Scam)
King Crimson - Discipline
Emerson, Lake & Palmer - Brain Salad Surgery
Allman Brothers Band - Brothers and SIsters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Tower of Power - Live and in Living Color
Kraftwerk - Electric Cafe
Ryuichi Sakamoto - Beauty (or 音樂圖鑑)
Cocteau Twins - Four Calendar Cafe
Stephan Micus - Implosions
L. Subramaniam - Blossom
L. Shankar - Touch Me There
Oregon - Winter Light
Jon Hassell - Dream Theory of Malaya
Jon Hassel - Dressing for Pleasure (or City)
Material - Hallucination Engine
Andreas Vollenweider - Caverna Magica
Enya - Watermark
Deep Forest - Deep Forest
土地與歌(風潮‧典藏中國音樂大系2)
朱雪琴-瀟湘夜雨(蘇州彈詞)
程硯秋-審頭刺湯
張君秋-坐宮
崔健 - 解決
Mongolie 蒙古 (Inedit W260009)
Astor Piazzolla: Tango Zero Hour
Le Mystere des Voix Bulgares (Mysterious Voices of Bulgaria)(Elektra/Nonesuch 97165-2)
Tibet 密教: Tibet Buddhist Chant [I] (JVC VICG-5039)
Shakti - A Handful of Beauty (or Shakti w/ John McLaughlin)
Nikhil Banerjee - Raga Malkauns
Pandit Jasraj - The Meditative Music of Pandit Jasraj
Mahavishnu Orchestra - Visions of the Emerald Beyond
Praise - Praise
Bjo:rk - Debut
VA - freezone 1: the phenomenology of ambient
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 - Lifeforms
Aphex Twin - Selected Ambient Works Vol. 2
Aphex Twin - The Richard D. James Album
Aube - Flood Gate
Merzbow - Music for Bondage Performance (or 1930)
Scanner - Sulphur
Francisco Lopez - untitled music for Geography (or La Selva)
Chris Watson - Stepping into the Dark (or Outside the Circle of Fire)
VA - Modulation & Transformation 4 (mille plateaux)
Transglobal Underground - Rejoice, Rejoice
Natasha Atlas - Gedida
Sainkho - Naked Spirits
(以此類推)

ECM 必備五十碟

經典精選: ECM 必備五十碟


本來想寫一堆前言,像什麼…沒有用心用力去聽過這些音樂,不足以談 ECM…之類的話,還有其他許多二十多年來私人的體驗。現在全刪去,只這麼說吧… 這兒選出的 ECM 藝術極品五十張,是可以以我性命去擔保的,是值得用你生命去聆聽的…

1002 Just Music - Just music (*)

1018 Circle - Paris Concert

1022 Chick Corea - Return To Forever

1027 David Holland Quartet - Conference of the Birds

1033 Keith Jarrett - In The Light

1035 Keith Jarrett Solo-Concerts: Bremen Lausanne

1038 Art Lande / Jan Garbarek - Red Lanta

1041 Jan Garbarek / Bobo Stenson Quartet - Witchi-Tai-To

1050 Keith Jarrett - Belonging

1060 Ralph Towner - Solstice

1064 Keith Jarrett - The Ko:ln Concert

1067 Terje Rypdal - Odyssey

1069 Kenny Wheeler - Gnu High

1070 Keith Jarrett - Arbour Zena

1075 Jan Garbarek / Bobo Stenson Quartet - Dansere

1080 Ralph Towner / John Abercrombie - Sargasso Sea

1083 Terje Rypdal - After the rain

1085 Keith Jarrett - The Survivors' Suite

1090 Keith Jarrett - Staircase Hourglass Sundial Sand

1093 Jan Garbarek - Dis

1100 Keith Jarrett - Sun Bear Concerts

1101 Gary Peacock - Tales Of Another

JAPO 60017 Stephan Micus - Implosions

1102 Kenny Wheeler - Deer Wan

1106 Art Lande and Rubisa Patrol - Desert Marauders (*)

1114 Pat Metheny Group - Pat Metheny Group

1115 Keith Jarrett - My Song

1121 Ralph Towner - Batik

1126 Art Ensemble of Chicago - Nice Guys

1129 Steve Reich - Music For 18 Musicians

1130 Azimuth - The Touchstone

1132 Codona (1)

1136 Egberto Gismonti - Solo

1137 Eberhard Weber - Fluid Rustle

1144 Terje Rypdal - Descendre

1158 Bill Connors - Swimming With A Hole In My Body

1161 David Darling - Journal October

1169 Jan Garbarek / Kjell Johnsen - Aftenland

1171 Keith Jarrett - Nude Ants

1186 Eberhard Weber & Colours - Little Movements

1197 Meredith Monk - Dolmen Music

1203 Egberto Gismonti & Academia de Dancas - Sanfona

1217 Lask - Lask (*)

1219 David Darling - Cycles

1275 Arvo Pa:rt - Tabula rasa

1294 Jan Garbarek Group - It's OK to listen to the gray voice

1303 Terje Rypdal - Chaser

1322 David Torn - Cloud About Mercury

1346 Terje Rypdal & The Chasers - Blue

1419 Jan Garbarek - I Took Up The Runes


姚大鈞

2001.5.22

註:

(*) 為絕版之意


ECM 官方網站上及今天出版的目錄中,所有絕版,即未發行 CD 的,作品之全部資料已被該公司銷毀,因此,欲知 ECM 全部出品目錄,想一窺當時的音樂史真相,必得參考以下我們幾個樂迷所編輯之 ECM 總目,ECM 的真正歷史在這裡:

THE REAL ECM DISCOGRAPHY

http://www.trovar.com/ECMDiscography.html


From: subborg@subborg.com
To: New Music Board
Date: 1 July, 2001


關於上個月寫的那張「ECM 五十張」榜單…

一方面因為沒有時間,二方面生性不愛開口 (no kidding),所以應該交待的很多事,都沒交代清楚,比如在七十年代我們是怎麼聽 ECM,怎麼買 ECM (LP),怎麼一張一張地等 ECM 的新作品 ...

另外,可能很多朋友對其中所選不以為然;必須說明的是,沒錯,ECM 好聽的、美的、動人的,當然絕對不只這些!!!尤其 ECM 頭兩百號的兩百張之中,沒有一張是不好聽的,不美的,不動人的,不值得收藏的。但我們選單之依據並不在這些!!而在更強大的力量,更高超的標準……

你喜歡的可能不在裡頭,就連我自己很喜歡的也有沒選進的。為什麼?第一這是湊整數,第二,為了破格,我們不能把 jarrett, rypdal, garbarek 所有早期的作品全放進去,雖然它們都有資格,但必須要給別人一些機會,給這個品牌一些別的機會。因此,會有 LASK 這種供人喘氣用的氣眼。

總之,我希望的是朋友們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接觸這些重要又重要的作品,而不是去推敲這張單子的結構,它只不過是一個方便法門。

還是要強調我以前提過的信念:音樂討論、音樂文字必須是 post-aural 的,必須是在聽過作品之後才進行的。沒有用心血去聽過 circle - paris concert; keith jarrett - in the light; bill conners - swimming with a hole in my body; jan garbarek - aftenland 的話,那真的是錯過了許多許多。(BTW, 去年給一位著名琵琶家聽 bill conners - swimming ,幾乎改變了她的創作方向…)

而這些重要的 masterpieces 為什麼會被埋沒,正因為我們輕易相信別人,那些並沒有好好聽過全部 ECM 作品的樂評作者,商人,及樂友。

真的講究音樂的人,不該相信任何人的耳朵,只信自己的耳朵。 Trust no one ! 但前題是,你必須完整地全面的去聽。沒聽過之前,什麼都別談。不相信別人的話,也不迷戀自己的收藏。

音樂與自己耳朵之間,不該有任何人從中干涉,除了喊「吃飯了!」的家人。

因此,說實話,我真正推薦的是,把這張單子(或任何單子)撕掉,仔細地從 ECM 1001 號聽到 1204 號,最好。

別的任何唱片公司都不值得我們花這種錢,這種時間這樣幹,但這家值得。

最後,當然要向一位幕後的、最重要的藝術家致敬... manfred eicher.


subb